5月份防病提示

2020年05月15日 14:22        点击:[]

5月防病提示

5月正值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应注意预防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腹泻。“五一”假期期间人员流动增多,可能会增加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以及其他安全风险,要加强个人防护及出行安全。

 

五一出游健康提示

各位老师、同学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出发前、旅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防护准备,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注意人身安全。

一、行前准备

1.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和预约,错峰出行。若自驾游需做好出行攻略,避免疲劳驾驶。

2.准备好充足的个人防护物品,如口罩、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

3.若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建议请专业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出行。

二、旅途防护

1.加强个人防护,在客运场站、公路服务区、交通工具、景区室内场馆等人员密集、空气流动差的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及时做好手卫生。

2.在景区游玩时,自觉配合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有序排队,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3.建议老人、体弱人群及孩子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4.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去东南亚等国家游玩时,应注意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长裤。

三、健康监测

加强出行前及旅途中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根据需要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出行。

假期在校师生员工做好健康管理,假期后返校师生做好健康监测。加强外来人员管理,落实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四、饮食安全

应到有经营资质的餐馆就餐,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果,尽量避免生吃河鲜或海鲜。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五、人身安全

1.如果有自驾游出行计划,请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开车途中注意道路指示牌和周围环境,避免超速、酒驾、疲劳驾驶、不系安全带等行为,也不要在开车时进行导致分心的行为,例如吃东西、聊闲天、听广播、使用移动电话等。如果带娃出行的话,一定要使用儿童约束装置。

2. 尽量避免进入人潮拥挤的场所,不得已时应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顺着人潮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在人潮中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避免弯腰提鞋子、捡东西等动作。在人潮中可以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逃生时不要紧贴栏杆、墙壁或墙壁的死角、不要随意从高处往下跳。

3.不要进行超出能力范围的野外探险活动,特别是不要擅自前往未开发的地势险峻或水域广泛的地区,以免发生坠落或溺水等事件。

4.如有登高登山活动计划,应提前准备好相应装备,在活动前充分热身,登高登山时采取正确的姿势上、下。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本市冬春季高发,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染性强。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Yamagata系。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预防措施,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

预防:

1.采取日常防护措施: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2.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学生及幼儿等重点人群可考虑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得病后:

1.建议居家休息,多喝水,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的地方。减少与周围人员的近距离接触,接触家庭成员时应佩戴口罩。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及时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2.居家治疗期间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提示症状加重,应及时佩戴好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根据医嘱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可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在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

1.饮食饮水要卫生,食物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2.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公共场所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3.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

得病后:

1.在校园内如果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向所属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2.感染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3.使用呕吐物应急处置包规范处理呕吐物。保育员(老师)做好个人防护后,使用消毒干巾覆盖消毒呕吐物,随后使用含高水平消毒剂的消毒湿巾(:过氧化氢)消毒残留污染物2遍,并对周围地面和物品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5%84消毒剂与水1:24配比)拖拭擦拭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去除残留。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容易在集体机构引起暴发。水痘患者自出疹前1-2天到疱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病毒可通过水痘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痘患者的水疱传染。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带状疱疹患者可传染无免疫力的接触者,使之感染水痘。

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接种过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为轻微,出疹较少,发烧的可能性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家长可以带1岁以上的宝宝至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水痘疫苗。推荐在12-18月龄接种第1剂,4周岁接种第2剂。

得病后:

1.应立即进行居家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一般不少于出疹后14天),并同时报告学校。

2.保持患儿居室通风,剪短患儿的指甲,保持双手清洁,以免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患儿的衣物、被子、用具等应用紫外线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

上一条:6月份防病提示

下一条:4月份防病提示

关闭

沪ICP备  沪公网安备

Copyright.2019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04am永利集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