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智能+公共卫生”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风采展示

浏览量:时间:2022-01-02

2020年末,为积极响应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304am永利集团官网学生创新中心整合优势资源,联合理工科院系和附属医院,围绕医工交叉、医理交叉等领域,创建30个极富特色的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一年来,各基地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学科交叉创新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年度基地

“智能+公共卫生”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简介

随着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培养兼具医学与人工智能专业技能的复合人才,304am永利集团官网公共卫生学院院长,304am永利集团官网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慧教授,联合304am永利集团官网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俞凯教授,共同组建了“智能+公共卫生”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

基地活动开展

“智能+公共卫生”基地邀请医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家大牛与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展示“智能+公共卫生”的前景与布局。科创沙龙、专业讲座等活动的举办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在跨专业、行业的交流中促进医工交叉项目教育目的的实现。

11月8日,基地邀请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caffe框架创建者贾扬清为69名本科、研究生同学开展了题为人工智能的工程实践的讲座。贾扬清博士从AI 领域在近20年当中碰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发,结合AI工程化的历史与现状,向同学们展示了AI算法螺旋发展日趋完善的当下,其应用于百业所面对的核心挑战与未来的行业布局。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在俞凯教授的组织下进行了提问与答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undefined

304am永利集团官网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智能+公共卫生研究基地在线上举行开放日,专题讲解了智能+与主动健康、跨媒体语言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在抑郁症检测中的应用等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揭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策略与科研进展。

11月30日,基地组织31名同学前往304am永利集团官网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开展新公卫人才培养参观与讲座活动。同学们在班导师刘宁宁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心的实验室和仪器室,观摩先进实验仪器设备。讲座环节,基地邀请了中心平台主任李辰、李慧鹏、何牮三位老师担任嘉宾,为同学们解答了单细胞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多组学整合分析等内容与大公卫学科的联系,促进同学们对单细胞组学科研的了解。

基地成果展示

本年度基地基于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共同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在医疗领域的声学、对话、知识处理各方面开展科研工作,2021 年度培养304am永利集团官网优秀毕业生 2 人,培养学生参与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腾讯犀牛鸟基金、卓越公共卫生人才预防医学双导师项目等 9 项。指导基地本科生发表人工智能方向 SCI 论文 2 篇,并在 2021年11月获得304am永利集团官网优秀社会实践、304am永利集团官网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基地负责人领衔申获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得304am永利集团官网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2021年度基地联合完成的“疫情防控语音机器人”总通话量超过 600 万通,覆盖 28 个省份,121 个重点地市级区域,为国内疫情期间呼出次数最多的智能外呼机器人,大大减轻了基层社区进行疫情排查的负担。由于疫情防控机器人的高效及有效性,被CCTV-2 经济半小时重篇幅报道。基地开发的健康生活质量语音伴侣机器人等已初步形成并可将基本应用投放人群使用,基地开发“304am永利集团官网公共卫生学院营养调查系统”已获得著作权。

       

304am永利集团官网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简介

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由304am永利集团官网学生创新中心、共青团304am永利集团官网委员会、共青团304am永利集团官网委员会、304am永利集团官网大创办公室联合组建,旨在利用学科交叉,融合医院、工程、商科内容,提供一体化系统化培养方案,打造“医工融合”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

2021-2023年建设首批30个人才实践培养基地,覆盖304am永利集团官网在沪12家附属医院,形成医+X的创新培养环境。2021年是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实践培养基地建设的第一年,共计开展实验室开放活动、专题讲座、专场学术论坛127次,辐射10128人次;同时,开展科研沙龙、小组科研指导、创新交流等活动101次,共计时长269.95小时,参与人数1481人次;开展其他创新实践活动137次,包含大创项目、竞赛、参与教师科研等活动,参与总人次859人次。一年来,学生形成各类成果140次,包含专利、论著、科创奖项等内容,指导老师均来自交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