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游学的第二周,同学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和作息。经历了上周的学习和考试,大家对渥太华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加如鱼得水。
人类学 Anthropology(ANT)
这周的人类学课程中,除了单纯的听讲外,更是迎来了小组的案例研究及演讲。我们被分成了七个小组,并分别随机抽取了一个案例。经过了两天的准备,我们在周五进行了展示。在七个小组的案例展示中,我们看到了科学实践可能出现的复杂伦理问题,和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而建立伦理原则的过程。同学们用丰富的展现方式生动地介绍了不同案例的内容,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在案例分享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伦理问题的理解,拓宽了思考的开放性和全面性。这样的课程安排,使我们既能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于心,又能通过针对某课题的实际研究达到外化的目的,让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

心理学 Psychology(PSY)
在心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以前只能在课外读到的有趣知识,比如婴儿是如何思考的,人格是由什么构成的,Freud, Piaget...借由Dr.Baird生动的讲述,我们同举世瞩目的心理学的大师对话,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意识与认知。
英语 English(ESL)
在英语课上,同学们分为两个小班上课。
Saba教授幽默风趣,会与同学们讨论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加拿大的社会情况。每节课上,我们通过听音频和看视频来提高听力水平,教授也会给每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机会来锻炼我们的口语。她还系统地指导我们写论文,从研究问题到论文陈述,让我们更清晰的掌握写论文的方法。

在讨论心理疾病话题时,Saba教授使用了 Kahoot(一个 DIY 问答游戏平台)让大家参与进来。从图中可以看到。我们通过手机加入抢答大战,并用手机给出答案。如果回答得又快又正确,就能获得高分。为了鼓励大家竞争,答题还设置了排名。说到课堂效果,Kahoot 问答确实很吸引人,起到了激励的作用。Saba 讲师还建议我们,如果我们想让更多人进入到我们的演示中来,可以在最后一周做演示时使用它。这节课令人印象深刻、生动有趣、也充满乐趣和知识。

David教授的课程是互动性最强的一门课程之一。课堂中,David教授采用分组自由交流,个人简短分享,造句,猜词游戏,朗读训练等多种方式鼓励我们多听、多说,在练习中提升自信和口语交流能力。在课余时间,老师还和同学们交流在加拿大的日常生活以及业余爱好,向我们推荐了许多出游选择,为我们能充分享受在加拿大的时光,充分体验加拿大生活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
课余活动 After-school activity
随着同学们对渥太华的不断熟悉,大家对城市的探索和体验逐渐加深。国会山灯光秀的美轮美奂、航空博物馆的飞行体验、环绕渥太华河的骑行、熙熙攘攘的夜市,都昭示着丰富多彩的周末生活。

撰稿
Anthropology | 高翌轩,唐子予
Psychology | 罗菁
English | 张亦弛,傅浩然,唐子予
After-school activity | 高翌轩
翻译| 孔逸嘉,罗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