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大学版】医学生眼中的“互联网+”医疗
2017-03-27 浏览( 来源:新民晚报大学版 
 撰稿:陈禾惠 顾思捷
 摄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这一关键词的兴起,“互联网+”医疗逐渐走入我们的视线:预约挂号、在线诊疗、医疗科普、专业学习……作为互联网一代的我们,对于它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莆田系、魏则西、问题科普各种由互联网造成的医疗负面事件也随之而出,激起了社会的千层浪,“互联网+”医疗已然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身为医学生,我们既是患者,也是拥有较高医学知识水平的准从业者,双重身份面对“互联网+”医疗,我们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我们采访了几位本科同学与两位已经历过实习的学姐,分享他们有关“互联网+”医疗的故事。

  就医便捷却也令人纠结

  作为患者,即使身为医学生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症状,对自己情况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的经历。15级临床五年制的李太锡同学有一次消化道不适,上吐下泻连续几天没有缓解,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网检索了相关症状,网上说是肠炎,接着根据网络上的建议慢慢地去调理,病竟然也慢慢地好了。

  网络上各类建议有些是有效的,然而也存在众说纷纭、真假难辨的现象。覃锡基同学给出了一个例子:“有次咳嗽特别厉害,上网看了看,众说纷纭,有人说就是比较严重的感冒,有人却说是恶性病变的前兆,根本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也无法做一个使自己信服的判断,最后还是去了医院解决了问题。”李太锡同学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表示一些互联网的诊断资料和方案甚至会引起人的恐慌。“我以前有个朋友有一阵子不知道为什么就视力下降了,看东西变得模糊许多,他很担心自己,就去网上搜索相关症状的资料,其中有一条是说视力下降与糖尿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李太锡说,“然后他就去查关于糖尿病的资料,结果越看那些症状,越觉得自己就是患上了糖尿病,恐慌了好久,最后去医院一检查,什么事都没有,只是用眼过度、眼睛过于疲劳引起的视力下降而已。”

  “有时候真的很难分辨网络上的那些诊断的正确性,毕竟网上医生水平良莠不齐,诊断也没有各项指标作为依据,所以我觉得还是去正规医院比较好。”15级临床五年制覃锡基的话概括了大多数像我们一样刚踏入医学殿堂的医学生的态度——将信将疑,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却不足以对自身进行完整的诊断。相比于网络上的医疗诊断,我们更相信“面诊”这一经典的方式。

  网络学习不忘深思多辨

  作为医学生,我们不仅仅可以像其他患者一样利用互联网进行疾病的预估与诊疗,平日里利用互联网,能够更多地查询与医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并辅助自身的学习。

  随着文字的输入,“法洛四联症”展现在屏幕上,层出不穷的论文链接、词条解释随之而来。刚接触基础医学的15级临床八年制的彭昊同学告诉我们:“刚来卢湾接触这些医学名词,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一些书上并未出现的疾病。记得最深的就是法洛四联症,当时课后上网查了许多相关资料,在丁香园上看了专业医生的病历讨论,学到了很多,而且很方便。”在丁香园内容组实习过的李梦洋学姐也向我们介绍了丁香园丰富的专业资讯,不论是科研热点、国外文章的转载,抑或是医疗新闻、医患热点,都包含其中。在学习“系统解剖学”课程时,不少同学觉得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位置都过于抽象,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于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再学习,覃锡基同学就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了“3DBody”这款免费APP,并推荐给了同学们一起使用,他说:“像这种APP确实对我们基础医学知识尤其是解剖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帮助我们把抽象的医学知识形象化了,学起来、记忆起来也变得方便许多。”“有时候你看到一个医学名词会突然忘记他是什么含义,像这种时候就去‘百度一下’,大多数情况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答案,不过还是会存在一些错误。有些太专业的东西网上也没有,只能通过查阅书籍得到答案。”李太锡在一旁补充道。

  互联网的便捷让我们这代医学生不必为了查询资料而在图书馆排队等待,在一排排书架中穿梭,寻找相应的书籍;只需轻点鼠标,不到几秒的加载就能获得所需的资料。然而在这份便捷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隐患。“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医学科普,”彭昊笑到,“的确有些很专业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片面的言论。”11级临床八年制的周澄蓓学姐也提到:“医学是一门发展极快的学科,很多医学概念日新月异,很多临床医生都无法做到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更何况那些网络词条,自科普呢!”李太锡也明确地表示不会相信网络上的医学科普:“想想前阵子的‘莆田系’事件,就对现在网络上的所谓医学推介感到不可相信。而且现在互联网是高度商业化的平台,其中很多的东西都是出于商业考量,比如说你卖一个药,你就会大肆宣传它的好,而省略它的一些副作用等,很多时候都是打着所谓‘科普’旗号来推销产品的,这对医学本身也是十分危险的。”

  医学的特点便是知识更新换代快,因此医学的相关从业者都在不断地学习,互联网也逐渐成为我们汲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面对纷杂的信息,唯有多多结合书本,深思多辨,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以自用才是正道。

  医网利民但也不乏摩擦

  互联网的存在不仅使我们医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变得便捷,同时逐渐揭开了医学神秘的面纱,让大众更加了解自身、人体的奥秘。

  很多患者会通过互联网医学词条查询相关病情,或者通过网络科普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这些信息虽可使普通大众更容易地获得一些医学知识,缩小医患间的信息差距,但更大的问题是信息鱼龙混杂,科普中掺杂大量谣言,让人无所适从。从而反映到临床上便是患者用网络信息质疑医生的诊断,尤其是年轻医生。“这是经常的事。”已经在医院实习的周澄蓓学姐笑着说,“在门诊很多患者会说:‘医生,你说的怎么和我网上查的不一样呀?’每个患者的状况不同,即使病情相似,治疗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网络上的一些病情答疑或科普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差,不过大多数病人在与他们解释之后都会理解。”虽然这些医学科普、医学词条似是加大了现实医患之间的交流难度,但不可否认这也提高了患者的病情意识。例如现在所提倡的三级预防,患者通过这些医学科普能提高预防意识、病情意识,在疾病早期及时就医,促进了健康。李梦洋学姐也补充到:“许多在微博、微信上进行科普的医生,大多本身水平较高,即使不能及时科普最新的技术,但这些科普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是足够的。当患者来临床就医时,我们也可给予适当的补充。”

  除了前期提高患者的自身意识,互联网也帮助医生与患者的诊后交流。“不少病人或者家属添加我微信,在出院后向我咨询用药方法,或者患者又出现某些情况。”周澄蓓学姐告诉我们这是常有的事儿。但是李梦洋学姐却有不同的态度,她告诉我们她很少在诊后与患者交流,“通过这些社交媒体交流确实十分便捷,但是我们需要对我们在诊后为患者提出的指导意见负责,隔着屏幕难免偏差,所以我不太赞成这种做法。”

  相对于医生与患者私下的交流,在线诊疗网站显然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平台进行便捷就医,尤其针对于那些小毛病,患者可以远程进行问诊,对于那些身在外地想到上海三甲医院就诊的患者而言是一个很便利的方式。且周澄蓓学姐也提到:“医院里很多主任、副主任医师都在好大夫平台有账号,定期会上去为患者答疑,特别是那些家不在上海、病情不紧急的患者。”

  但是周澄蓓学姐也告诉我们有些医生并不喜欢这种方式,一是因为三甲医院医师日常工作本就繁忙,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答疑且在线诊疗的患者更多更杂;二是在线诊疗患者提供的病史可能不全,对病情的描述会有倾向、不够全面,这些也增加了诊疗的困难。可见在线诊疗有其优势所在,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往往会出现患者对于医生的解答不够满意,与其支付的价格不符。医师花费在在线诊疗上的精力各有不同,李梦洋学姐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新模式——丁香医生的医生自行定价系统。医生可以为自己的问题进行定价,他做出的答疑应符合其价位的,患者也有了多种选择,减缓了此类医患矛盾。

  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医+网”模式仍在探索之中,互联网的不确定性与隐匿性为诊断带来了困难,但互联网不囿于空间的便捷性又为解决挂号难、就医难带来了新希望,不仅是各类互联网企业在思考适合医疗的互联网+模式,各类医疗从业者也在不断地从经验尝试中判断互联网+医疗的可行性。身为医学生的我们也在全面看待、思考这个问题。

  医学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信息爆炸带来了许多的好处,比如更快捷的信息交流、更全面的信息网络等;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无用甚至有害的垃圾信息。因此在使用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交换渠道的时候,最重要的便是信息的筛选,即如何从信息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不受到其他垃圾信息的干扰。

  作为医学生,我们有着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有着一定分辨信息可靠度的能力,因此我们先需做到自身明辨是非,再以我们为中心去辐射周围的长辈、家属,甚至更多的人,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应该去关注的,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个平台,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也“科普”一些医疗常识。只要社会整体对医疗的认知水平提高了,一些谣言、错误的信息也就不攻自破。

  医学与互联网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的介入能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持久而新鲜的活力,现在两者的结合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必然的一个过程,相信在医疗工作者和网络工作者以及我们新一代医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两者可以结合得更为出色。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campus/html/2017-03/22/content_10_1.htm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304am永利集团官网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