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中国女医师协会、《瞭望中国》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最美女医师”评选揭晓,304am永利集团官网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赵维莅教授当选为首届“中国最美女医师”。在患者心里,赵维莅正是这样一位医术与美貌并存的女医生。
赵维莅(右二)和同事
“每当听到她宽慰的话,我心里总是暖的”
上海瑞金医院消化科病房有一位50多岁的淋巴瘤男性患者,点名要赵维莅前去会诊。赵维莅根据他的胃黏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病情,建议进行“规范的靶向药加化疗药联合治疗”,然而患者并不愿意治疗。深入了解“真相”后才知道,患者的太太患肝癌刚刚离去,儿子也患了肝癌,他想待自己病情稳定以后,去照料自己的儿子。
赵维莅说:“点名要求会诊,定了‘联合标准剂量’方案,却又拒绝治疗。这样的病人并非不可理喻,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原因。”于是,赵维莅又重新给他制定了“温和”的治疗方案,即采用小剂量化疗药物,使病人的病情能够稳定控制。
还有一位患肠道淋巴瘤、生性比较胆小的老先生,他已经在别的病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姑息治疗,“想听侬讲几句”,老先生想听听赵维莅安慰他的甜美声音。而赵维莅也总是忙里偷闲或走到他的病床边俯下身子说上几句,或打通患者的手机,在电话里安慰他,要他好好配合治疗。在老先生最后的人生里,赵维莅细致入微的安抚,一直陪伴着老先生走完了最后一段路。
今年1月18日,上海《新民晚报》刊出了读者陈新根的来信。信中说:“去年初,我因患恶性细胞淋巴瘤住进瑞金医院血液科。住院期间,赵维莅医生每天早晚两次到我病床前询问病情,鼓励我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并详细告知着治疗方案。‘你的病会慢慢好起来的。’每当听到她这句宽慰的话,我心里总是暖的。”
陈新根在信中还说:“在化疗过程中,赵维莅医生处处为我着想,开始几次用自费的进口药;当病情稍有好转,她便建议改用国产药,既达到同样效果,又节省了几万元钱。我与家属多次暗暗给她送礼品、礼金,但都被她婉拒。她笑说:‘医生、病人是一家人嘛,给病人治疗是我的责任’。”
数年来,赵维莅就是始终用这种淡定从容、温暖可爱的姿态服务着每一位淋巴瘤患者。她说:“医生给病人的第一面印象固然重要,所谓‘最美女医师’,外表如何在其次,关键是心灵的美,在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医术上的美,处处为病人着想的美。”
“我把目光聚集在全球十大高发肿瘤之一的恶性淋巴瘤上”
赵维莅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从事中医,母亲是儿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她觉得做医生是一份被大多数人需要、很有成就感的职业,像天使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希望。1991年,赵维莅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304am永利集团官网)七年制英文班,毕业后留在了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师从王振义院士和沈志祥教授等老一辈血液学专家。
2001年底,赵维莅在陈赛娟、陈竺两位院士的推荐下,前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接受中法联合博士项目的培养,师从中国陈赛娟院士和法国安妮·简宁教授。临行前,赵维莅记住了陈赛娟老师“要有自己的创新”话语,“于是,我把目光聚集在了全球十大高发肿瘤之一的恶性淋巴瘤上。”赵维莅说。
在简宁教授的指导下,赵维莅率先在国际上阐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xL与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最后,出国前仅有很浅法语基础的赵维莅,用法语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
2003年底,赵维莅按期回到上海瑞金医院后,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淋巴瘤亚专科团队,逐步建立起淋巴瘤诊治的规范化创新体系,先后发现了多个与淋巴瘤患者化疗耐药复发相关的分子标志,并找到了有用的靶向药物,接着连续在《血液》、《白血病》等血液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了4篇研究成果的论文。
2006年赵维莅获得了304am永利集团官网“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2007年破格晋升为304am永利集团官网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任命为博士生导师。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赵维莅带领着团队优化了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使淋巴瘤整合学科成为了瑞金医院血液科的新标杆,还联合来自我国血液、肿瘤临床多中心研究机构中的17家医院,使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从40%提高到了80%。
2015年7月20日,国际著名刊物《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由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共同作者的文章,文章刊发了淋巴瘤发病原理和临床预后研究方面获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这项研究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25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KTCL)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解读了基因组中基因编码区域的信息,并通过多中心研究机构平台,在扩大的80名NKTCL患者样本中进行了全面验证。
这一研究结果使NKTCL临床预后判断分层更为清晰和严谨,并为该病的分层精准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这对于推动深入了解NKTCL的发病机制,促使开发出针对这种淋巴瘤的精准预后诊断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表明,中国科学家在淋巴瘤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行列,并为推动淋巴瘤转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生的‘感恩’之心一刻都不能忘”
今年43岁的赵维莅迅速成长,很快成为了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和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骨干力量。近几年,她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她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还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奖。
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和奖状,面对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将在2017年迎来建所30周年,赵维莅说:“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一是感恩,二是传承。”
“我很感谢王振义院士和沈志祥教授传授给我的大量临床经验,感谢陈竺院士和陈赛娟院士悉心指导的科研转化本领。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患者们,医生临床治疗的点滴进步离不开患者,医生的‘感恩’之心一刻都不能忘。
“对于一个晚辈和后生来说,只有好好学习与传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并为之努力付出和创新,才能永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这棵参天大树在世界医学之林常绿常青,我愿为跻身世界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奉献毕生的精力!”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有一句名言:“要处理好医患关系,医生在加强人文修养的前提下,首先要对病人亮出你的本事来。只有医生的治疗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和蔼,才能受到病人拥戴。当然,我们也希望病人能多体谅医生、尊重医生的劳动、清楚医学的局限。只有互相了解、相互理解,医患关系才能和谐。”赵维莅说:“多年来,我把王振义老师‘治疗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和蔼’的话语记在心里,并落实在行动上。”
“如今王振义老师已92岁高龄了,现在仍坚持每周的3个上午,到设在上海瑞金医院内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而且每周四上午雷打不动地进行由他主讲的教学查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学生对他进行‘开卷考试’。”
赵维莅说:“王振义老师精彩的教学查房活动使我们每个学生都十分受用。对我来说,王老师对恶性淋巴瘤的真知灼见也使我深受启发。”
赵维莅说,每年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血液系统肿瘤。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淋巴瘤新增病例发病率为88.2/10万,其致死率为52.1/10万。淋巴瘤已成为我国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肿瘤疾病之一,目前发病年龄已呈“两极化”趋势,免疫力低下的青少年和老年人成为淋巴瘤的主要袭击对象。
“淋巴瘤只要规范治疗,并非绝症。对于淋巴瘤这种免疫系统疾病,可通过作息规律、饮食健康、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及远离有害化学物品,尤其是远离装修的甲醛和苯污染来预防,特别建议16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另外,还要密切注意身体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变化,如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赵维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