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我是90后,我是医学生,20万字著作献给寒门学子
2016-04-13 浏览( 来源:上海观察 
 撰稿:李吉鹏
 摄影:

  摘要

  李吉鹏,1991年生人,现为304am永利集团官网研一学生,2010级临床医学五年制,2015级眼科学硕士。他与十几个小伙伴,编著20万字著作,交付出版社,一稿改定,今年出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的“天涯路”是从一块小小的骨头开始的。椎间盘作为人体完美躯体结构的一块砖,却会衍生各种退行性疾病。而我的课题就是致力于用崭新的人工椎间盘来替代劳损的元件。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在我这里恰恰相反。借着创新的思路,我作为课题负责人,成功获批304am永利集团官网第六期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

  但顺利的背后,真正的艰辛与考验,才刚刚开始。实验早期,我发觉自己的眼界只局限在教科书范围,而站在浩瀚的科研世界的门口,自己是多么渺小与迷茫。成千上万的文献研究、发明专利,代表了几千年来学者智慧的结晶。我被它的神秘与美丽吸引,如痴如醉。在导师指引下,我决心倾我一生心血,叩响科研之门。

  穿上白大褂的李吉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实验的艰辛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会懂得。为了掌握课题背景,我每晚挑灯在室友的鼾声中整理文献。看着一个个装满了PDF的文件夹,一本本记满了思考的笔记本,虽然身心俱疲,依然欢欣鼓舞。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我终于在电脑上敲出了自己的成果,看着国内核心期刊中一篇综述的第一作者正是自己,那种感觉就好像产房外等候的爸爸看到自己儿子的喜悦。

  之后,我把大量的休息时间投入实验之中。经常在实验室做到深夜,披星戴月地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寝室,还要整理资料。

  但多少个忙碌的夜晚,换回的往往是阴性的结果,我忍受着打击与压力,并与孤独为伍。不过,我想想结果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最多也不过是重头再来。曾经有人说过,成功是最后一次失败的再坚持,于是在无数次的打击后,我终于成功了。

  李吉鹏在实验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经一介书生,只与书本打交道,而现在的我,游走于博士、老师、试剂公司推销员、研究所工作员、医生、实验室管理人员、生产车间工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在交流与合作中,我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得到了锻炼。

  凭着一向“不安分”的思维,我对传统手术器材——椎间融合器、临床约束带、手术拉钩等产品均进行了改进,融入了自己的优化理念,和团队成员一起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目前,还在申请一项专利。

  之后,我作为负责人成功获批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这是个更广阔的舞台,我利用这个平台,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学术会议,聆听思想的盛宴、智慧的碰撞,而与学者的交流,给我的学术之旅增添了许多灵感。通过反复实验和修改,我以合作作者身份,投稿6篇SCI杂志,分别被《FEBS Journal》、《Plos One》、《spine》等相关领域知名杂志收录。

  我不但自己在科研方面努力钻研,还组织同学做调研,激发大家对科研的兴趣。在我的带动下,我们团队做了上海市高中生腰背痛影响因素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又一次让我获得了登上SCI杂志的机会。

  在投身科学实验的同时,并未忽略学业学习,每日穿行于实验室与教室之间。累并充实的学业生活,让我综合成绩位居班级第一名,并多次荣获“上海交大A等奖学金”,也拿下“国家级奖学金”,还获“中国特优生”荣誉称号。几个月前,我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10名提名奖得主之一。如果说科研是一栋雄伟的建筑,那么专业基础知识就是这栋建筑坚实的地基。昔日的荣誉,仿佛是一砖一瓦,垒起了我的梦想。

  通过长时间的调研以及对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梳理,我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带领同学们编写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教科书。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资料,把图书馆当成了家,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阿姨们口口相传,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为了学术而废寝忘食”的小伙子。

  从2012年11月至今,我作为主要负责人策划编撰“人体表面解剖与触诊技术”一书。几百个word文档,我逐个审核,字斟句酌,书中400多张图片几乎都是团队成员亲手拍摄。与书稿奋斗的日日夜夜中,我痛并快乐着的。当我在电脑前阅读队友的作品时,也仿佛看到了他们为了我们共同的荣誉而奋斗的身影,于是眼前就渐渐模糊了。

  做实验

 

  鸿志怀揣勤不倦,学海扬帆求卓越,医源博极惠天下。

  记得那一个暑假,我组织班级同学前往山东省临沂县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并在当地组织了义诊活动,为乡亲们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我们并没有走形式地坐在卫生所等待乡亲们上门看病,而是分成小组挨家挨户走进乡亲们家里问寒问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帮助。

  乡亲们如此淳朴热情,一位老乡为了感谢我们,还特地送了我们一袋子土特产,让我觉得爱心无价,也让我对当今医患关系做出反思:当我们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关心他、呵护他时,他们也会向我们展现出最大的信任。

  团队所有人的努力化成了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我想就算再苦再累,也要不负众望,将这本书完成好。我怀揣着最单纯的愿望,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最终我们会将这本书所得捐献给贫困山区励志从医的学子们,让更多人从事医学这一伟大事业。

 

  原文链接: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4132&time=146053466834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学院快讯

科研动态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欢迎来到304am永利集团官网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