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公布了首批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这也是其中唯一一所儿童专科医院。医务社工是做什么的?其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且听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季庆英讲述关于医务社工的故事。
“教母”级专家
她,广泛寻求和建立与国内外慈善机构、跨国企业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源,至今已免费救治6000余名危重孤儿及贫困患儿;
她,积极倡导社会公益活动,“儿童健康节”、“儿童安全周”、“实现愿望”、“病员学校”、“骄蕾图书馆”、“白血病孩子回娘家”等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不断出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基于这些项目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政府陆续出台了“护苗行动”和“关注住院儿童学习”的相关政策;
她,受邀参与撰写了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发展本市医务社会工作的调研”的报告,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地区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需求,该报告最终促成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2年2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为医疗卫生系统发展社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她,应邀承担起大学教学任务,将社会工作方法融入医学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该课程获得了“304am永利集团官网优秀建设课程”荣誉称号……
她,就是季庆英,现任304am永利集团官网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在医务社工方面的“教母”级专家。
15年前的职业转折
1987年,季庆英从大学毕业进入新华医院,正式踏上医疗岗位。十年内她从新生儿医生一路做到主治医生。这个经历给她带来迷茫——“除了看病,我什么都做不了,许多家庭因为经济、家庭等原因最终放弃了孩子的治疗,我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孩子求生的眼泪却无能为力。”
199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HOPE)合作建设的项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建成,并向季庆英投来“橄榄枝”。回望任职儿科医生的十年,那些孩子求生的泪水和家长痛苦的眼神,促使季庆英作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在未来的执业生涯中倾尽全力,全方位地关注病患儿童及其家庭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季庆英的新岗位是“医院发展部”负责人,最初的工作就是慈善救助。那时,关心她的亲朋好友都对她“好好的主治医生不做去做社工”这一决定表示担忧,她的回答是:“学社工就是要准备去付出的,别想着升官发财。”
“作为公立医院,应承担培养国家人才的责任。”时任儿童医学中心院长的沈晓明常常告诉他们,“儿童医学中心要甘当‘小老鼠’,为上海市社工项目推广做出先行试验。”
2001年季庆英经医院推荐,受邀去香港大学进修社会工作学硕士。2003年她获得学位,回到上海,季庆英立刻主办了中国内地首个医务社会工作专题研讨会,将社会工作理念融入医疗服务,并在医疗领域内试行推广。她向国内的同行解释,“有一部分病人,除了医疗,还需要其它的帮助。医生有时候做不了忙或不过来,就需要有人来帮医生和护士的忙,这就是医务社工。”
与医生一样有威信
“其实,医务社工的概念早在1929年就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现了。”季庆英介绍,当年带入社工理念的是西方传教士,“台湾的第一个社工,还是协和医院于1949年分出去的。”由于历史原因,大陆目前的医务社工发展落后了,“但我们可以抓紧赶上。”
“对于有生命期限的孩子,其父母、家属都需要社工的帮助。”她认为,“虽然社工和医生解决问题的手法渠道不同,但最终理念是同出一辙的。社工在募集资金、帮助病人寻找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也为医生与护士分担了医患压力。”
为了普及并加快大陆社工专业的理论研究发展,季庆英于2008年承担了国内首本《中国社会工作蓝皮书》的医务社会工作部分的撰写工作;2009年参与撰写了教科书《医务社会工作》、新中国民政事业丛书《社会工作》;2011年参与编撰英文书籍《ChildProtectioninChinese
Societ?ies-ChallengesandPolicies》;2012年主译著名社工书籍《健康社会工作手册》,弥补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学习资料短缺的现状。
尽管如此,她感觉国内的社工队伍还远不够。目前,季庆英受聘担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兼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导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社会工作部已成为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专业实习基地,正源源不断地为医院提供着优秀的社工苗子。她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每一个正在开展社会工作的医疗机构也都有自己的重点与特色,唯有相互学习,才会彼此进步。”
“以往国内基本上都是医护转行形成社工,随着社工专业的发展,大多数医院社工最低门槛已达社工硕士专业。”2010年,季庆英荣获“中国十大社工”荣誉称号,她的获奖感言是:“在我国,社工的工作尚未得到完全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相信,很快社工会渐渐受到认可,在百姓心里与医生一样有威信。”
相关链接:
儿童医学中心社工工作亮点
●2004年,在内地率先成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社会工作部,探索与国际接轨、适合国情的医务社会工作。
●2008年,率先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推动行业社会工作发展。
●在国内首设临床专科社工,配备一名心血管专业临床社工、血液肿瘤专业临床社工,并在病区设社工办公室。
●国内首建“医、护、社”姑息治疗团队的医疗机构。
●主写新中国首册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中医务社会工作部分,参与《医务社会工作与医院志愿者服务指南》编写等。
传递医务社工正能量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工按床位配比1:100配备,共5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4名社会工作硕士(MSW)及1名文学学士。
社会工作部是医院独立的行政职能部门,有独立的办公室、咨询室和小组工作室;人事聘用制度中将社工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其薪酬待遇参照专业技术人员。社工部所有人员均获得社会工作上岗证书,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根据JCI(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要求,形成了完善的培养、使用、晋升和考评机制,建立了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儿医目前是上海市医疗机构首批“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首批医务社会工作示范单位。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儿医社工团队研究了许多治疗方法,包括游戏治疗、音乐治疗等。日前,本报记者跟随儿医在国内首创的临床专科社工,用文字和镜头传递出医务社工的正能量。
成为家长们的精神支柱
李娅茜:心脏外科临床社工,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硕士
社工感言:“这份工作对我很有意义,每次看着一个家庭在自己的帮助下能够重拾信心面对未来,都带给我很大的快乐与成就感。”
李娅茜每天上午8时与医生交班,随后便会在社工办公室为病患家属答疑解难,帮助有需要的病患家属申请基金救助。下午她会带着家长们去看望病房内的孩子。
另外,每周李娅茜都会向新老病人家属发出邀请函,请他们参加每周三下午的“重疑难病患家长小组会议”。记者受邀参加的便是一场“小组会议”。
圆桌边,患儿家属已围坐在一起。豆豆妈妈面色很差,心事重重,嘴唇还泛着白,她说:“我们刚刚在上海住院7个月,回家才3个月又回来了。”豆豆患有先天性肺病,严重到当地医院束手无策,哪怕只是一次小感冒,都得来上海。这一次入院短短一个月,各项医疗费用总和已达13万元。“要是有困难就来找我,我尽力想办法。”李娅茜的话一下子说到了豆豆妈妈心里,她的面色明显缓和下来,说:“谢谢。我们还有些存款,能够应付。”
“豆豆喜欢看‘熊出没’,iPad上全都是这部动画片。现在我每次用iPad,脑子都会浮现出豆豆在家专注地抱着iPad看动画的样子。”讲着讲着,豆豆妈妈眼眶开始泛红,“孩子挺孤独的,从小因为得这个病,人多的地方我们都不让他去。”李娅茜起身帮她拿纸巾,接口说道:“豆豆妈妈,你可以把iPad交给我,我再让护士捎去给豆豆看呀!”
随后,李娅茜从桌下抱出了一盒彩色纸条,让父母从中挑自己孩子喜欢的颜色,在上面写上最想对宝宝说的话。“我会请护士把这些纸条贴在宝宝病床的墙上,告诉他们这是爸爸妈妈写给他们的。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写着写着,此前讨论过程中一直颇为沉默的徐先生突然抽噎,写了两个字就无法继续执笔,“你写吧,老婆。”随后他把头埋到双腿间。孩子妈妈问写啥,“随你吧,只要让宝宝知道,爸妈很关心他很想他就好。”徐先生抬起头,用手抹了把眼泪。
送走家长后,李娅茜说:“我办这个小组的目的就是让家长们聚在一起说说话,提供他们一处宣泄情感的地方,让家长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孤单,会有人在背后支持他们,陪伴他们,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医生忙,护士忙,在心脏中心这栋大楼里,她便是家长们的精神支柱。
建立心理上的信任
刘文星:血液科临床社工,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硕士社工感言:“别灰心,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努力就一定会有希望的。”
个子小,言行间充满了活力,这就是刘文星。
记者问她社工是做什么的,她爽快答道:“那你跟我去探视病人吧,每天都有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入病房的新病人。”收到医生通知后,社工得尽快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得到他们的认同,并与他们建立心理上的信任。“说白了就是让他们知道我是干嘛的啦!这不正是你想知道的么?”
走近一张病床,孩子正睡着,鼻孔里还插着输氧管,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士正在床边通过管子给孩子注入一些营养液。“是祁洁的父母吧,你们好,我是这里的社工,我叫刘文星。小祁洁是前几天刚转入这里的病房吧?以后你们有事都可以直接找我,我们社工是不收费的。我能和你们聊一会吗?”
爸爸一脸憔悴,点了点头。他向刘文星介绍,孩子年底开始在医院化疗,在第二个疗程时意外肺部感染,已经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月,每7天只能探视一次。妈妈说:“孩子现在连正常喝水都极其难受,喉咙根本进不了食,不知道是因为插管子时间太长,还是食道功能退化。”
“妈妈先不要多想,因为每个宝宝体质都不一样,刚从重症监护室里转出来都需要一段恢复的时间的,我会让医生护士过来好好帮你们检查一下。”听说孩子喜欢看“熊大熊二”、“喜羊羊与灰太狼”,刘文星告诉祁洁父亲:“这事情交给我好了!今天回家我就从这两个动画片里录一些声音,明天来带给你们,你们就播给小祁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