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请回出院病人提意见—— 我的患者,你为什么生气
入冬后,上海交大304am永利集团官网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急诊科病人剧增,以至于小护士急呼“急诊连脚都踩不进了!”但又必须“来者不拒”,可由于病人大大超出核定床位数,不少病人只能睡在走廊里、担架上。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里很容易成为矛盾高发地带,但在九院,未必。医院的“秘诀”是:把病人请回医院,院领导捧着笔记本听患者给医院提意见。“明白患者的诉求,我们才能尽可能做到把所有问题消解在萌芽期。”九院党委副书记蒋秀凤这样说。
给病人“意见明信片”
曾有个病人家属找蒋秀凤“讨说法”:“为什么一天到晚都找不到医生?”这个外地病人体检查出肿瘤,家属希望获知治疗方案、治疗机会与风险、饮食要点……心急如焚的家属总有一大堆问题问医生。
但现实是,他的主治医生在交待完病情后,早晨9点就进了手术室——这天手术排得满满当当,医生直到傍晚都没有回到病房。
心焦的家属找不到医生问长问短,意见很大;忙碌的医生如陀螺般工作着,无法做到病人“随叫随到”,怎么办?医院获知这个现象后,从去年起尝试了一种全新的集中答疑模式——“病房接待日”,每个科室每周固定安排一天,由科室主任、住院总医师、护士长等集中回答病人或家属的疑问。
对医院来说,这是很小的“动作”,但在病人这里却收获了极高的满意度。
“虽然每天接诊大量病人,但我们从没有或者很少去听患者眼中的医院,了解他们对医院到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蒋秀凤说。
这次经历催生了九院一个全院行动:给每一名出院病人发放“意见明信片”,上面印着“出院病人意见征询”表格,邀请患者对医生、护士、挂号收费人员、药房人员等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医务人员打分并提意见。卡片已贴好邮票,以便患者出院后寄回医院。
医院称,这也是为了听到更真实的情况,“病人住在医院时,会有所顾忌,有些话不好意思说”。
病人要的是尊严
去年春天,“意见明信片”如雪花般飞回九院。病人或家属写了不少感谢,也有意见与不满。通过明信片与病人沟通“不过瘾”,为了“听真实意见”,很快,医院又将患者代表请回医院,第一次小型“医患座谈会”召开,院领导是记录者。
小芳是患儿家属,她2岁的宝宝得了血管瘤,经人介绍来到九院求诊,一来就傻眼了——整形外科声名远播,诊室外人山人海,待诊时间变长。九院初略统计,这个专病门诊平均一天门诊量在五六百人。而且,九院诊室里就诊的患儿越来越小,像小芳这样的家长就遇到第二个问题:孩子饿了,怎么喂奶?
“难道要我在过道里喂奶?生病了就没有尊严了吗?”小芳的问题敲打着医院管理者的心。
另一则类似病例也引起了医院管理者的注意。
40多岁的老许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大出血被家人紧急送到九院急诊。医务人员喊他“老许”不是因为他年龄大,而是因为他疾病缠身,肝、肾都不好,常年做血透,手臂上则布满针眼——有吸毒史,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
老许未婚,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姐姐。医生艰难地把老许从死亡线上抢回来。此后,他在抢救室住了整整10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靠护士们轮流照顾,换药、翻身、换尿片……不久,老许被收入了消化科病房;没多久,老许去世了。
有一天,老许的姐姐捧着一盒巧克力送到抢救室,并带来老许的遗言:感谢你们不因吸毒审判我,悉心照顾我,给了我做人最后的尊严。
“医生看的是病,但医疗技术是有限的;更多时候,病人要的是尊严。”这是老许给急诊科护士长寿宇雁最大的感触。
打通患者“意见通道”
如今,血管瘤专病门诊外的走廊焕然一新,医院“螺蛳壳里做道场”,在走廊尽头做了一道玻璃移门,专辟了一间“母婴室”。
当然,患者的“意见”没有就此停止。九院外地病人越来越多,结果住院时间一长,家属开始在医院里洗洗晒晒,五颜六色的“万国旗帜”一路飘扬到监护室门口,不仅有碍观瞻,还影响到救命通道的畅通。眼看着这要成为医院和家属的摩擦点,九院院方讨论后,决定在楼梯处专辟晾晒区。
“搜集病人意见让我们知道他们的需求,不然时间一长,医患矛盾可能会凸显。要知道,很多时候病人最后爆发不是对一个医生或护士有意见,而是积聚了许多负面情绪,四处碰壁的结果。”蒋秀凤介绍,“把病人请回医院”的形式将保留下来,因为这是为医院“指点迷津”,让医院、医生、护士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病人为什么会生气。本报记者
唐闻佳
原文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jkw/201401/t20140107_175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