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社区免费体验、会议营销屡屡在老人中得手?上海交大304am永利集团官网学生针对黄浦区272名老人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空巢老人、情感寂寞的留守父母最容易成为行骗者的目标。
个案剖析推销员们比子女还“孝敬”
陈淳是上海交大304am永利集团官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2007年开始,她发现,爷爷家频繁进出各种陌生年轻人,与此同时家中保健品突然多了起来,从牛初乳、维生素到韩国大理石按摩床、按摩理疗椅,还有五花八门的有机食品。陈淳透露,爷爷每年要在保健品上耗资一万多元。 2008年,陈淳爷爷购买了一款含糖量过高的保健品,导致老人的糖尿病恶化成糖尿病足,险些截肢,幸好家人及时送医,才保住了腿。然而,老人此后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停止购买保健品。
是什么让老人如此痴迷购买保健品?陈淳发现,这和那些热情的保健品推销员不无关系。他们探望老人的次数比家人还勤快,把老人哄得很开心,常把老人带出去参加义诊、讲座、旅游,几乎每周都要去周边游玩。
数据分析近四成老人购买保健品
课题组于今年暑假期间,在复兴公园、襄阳公园以及黄浦区多家医院、菜场和居民区对老人进行随机访问。
在受访的272位老人中,有102位老人表示购买过保健品,占38%,其中有41位老人选择了情感式直销保健产品。“我们发现,老人购买保健品并不只是出于健康需求,更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他们在推销员身上获得了子女不能给予的关爱和陪伴。”陈淳他们将这种保健品营销方式称为“情感式直销”。
课题组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子女和父母之间关系亲密,沟通频繁时,不购买情感式直销保健品的人数是购买者的13倍,而与子女几乎不联系的老人中,购买保健品的比例最高。某种程度上说,老年人从子女那里得到的关爱越多,越不会购买保健品。
与此同时,受情感影响购买保健品花费更多,单次花费在5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比例约为61%。
危险人群刚退休老人更易上当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年龄分布,课题组发现,55-60岁的老人更多选择了情感式直销的保健产品。究其原因,他们认为,55-60岁老人刚退休或临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空余时间大量增加。几十年的工作习惯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空闲,于是在看到参加讲座、联谊、义诊、茶话会、旅游等活动信息时,就产生了比较强的参与欲望。
“他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重新获得了交际圈,认识了新朋友,充实了生活,购买保健品成为维持交际生活的手段。”课题组成员段陈迟解释道。
原文链接: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41/node2151/20131014/n31927/n31930/u1ai16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