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为“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304am永利集团官网首届临床医学专业8年制的52位博士毕业生近日从学校走出。对学院来说,8年制医学教育是新的医学人才培养。该学院采取了5项措施。
让学生早点接触临床
该专业设立之初就确认培养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基础宽、能力强、复合型”,具体到临床能力上,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急、难、重症疾病能进行初步处理”。在培养过程中强调临床实践,并充分发挥附属医院教学床位多、临床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保证每个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此外,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该学院在做医学教育顶层设计时就提出了“早期接触临床”的理念,让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时期,就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见习、观摩,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力争让他们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问题导向学习催发创新性
“复合型高层次的医学人才”理应承担起医学创新的重任,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显然不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温床。
自2007年起,该学院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中,全面实践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具体做法是以疾病问题为基础,7名~8名学生和两名教师组成一个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们根据教师撰写的案例,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开展资料收集、研究讨论等工作。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自主查新、自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随即RBL(探究为基础)、CBL(临床案例教学)等更多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特别突出整体性
采取前后期整合、淡化学科界限,开展融形态和功能、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使学生对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
此外,对学生的考核也突出整体性,综合评价强调知识(包括普遍知识与专业知识)、能力(包括临床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卫生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素质(包括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科学精神、临床决策和群体健康意识)的全面发展。
亲身体验国外教育氛围
亲身感受国外的教育方式、学习生活氛围,让更多医学生经由海外游学的启发。游学项目在经费资助上加大力度,在内容设计上不断丰富,力求个性化地为更多医学生打造国际体验。包括海外游学项目在内,国际化办学思路也渗透到了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医学大家来学校讲学。
教育范围从课堂延伸向社会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艾滋病同伴教育协会、临终关怀生命协会、义工社等公益类社团、每年暑期的紧密关切社会需求的实践课题、2007年特奥会、2010年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者,让医学生在素质拓展、志愿奉献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也更了解医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来源:《健康报》 2013.08.12 第七版 教育人才
附件:[attachment]318f770d[/attachment]